仲夏时节,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,蓝天白云映衬下,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新式农家小院和竞相绽放的三角梅、碧波盈盈的乌江相得益彰,构成了一幅秀美画卷。
“各位游客,乘坐游船时,请一定注意人身安全!”在该村码头广场,船老板尤荣学正在引导游客有序登船。
今年42岁的尤荣学是土生土长的化屋人,2018年,在福建打工的他听说到家乡旅游的人越来越多,嗅到其中的商机,于是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加一部分贷款买了两艘游船,从“打工仔”升级为“船老板”。
“节假日期间,一艘船一天能跑6趟左右,收入有2000多元。一年下来平均每艘船有近30万元的收入,刨去成本也有15万元。”尤荣学说。
跟随尤荣学的脚步,记者来到他位于半山腰的家,这里又要说到他的另一个身份“农家乐老板”。
“开船久了,我发现很多坐船的客人都会找农家乐吃饭。”去年5月份,尤荣学和家人改造了自家旧屋,取名“老杏树人家农家乐”。
“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了!房子是自己的,除去人工工资和食材费,一年下来有几万元的收入。”尤荣学说。
这样的好日子,尤荣学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“以前路是泥巴路,去一趟集镇,要花上半天时间。前些年,在外省打工,除去生活支出,一年剩不下几个钱,更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。”
化屋村又叫“化屋基”,意思是“悬崖上的村寨”,位于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、东风湖北岸,景色优美。以前,这里因为交通闭塞,美景鲜为人知。
新仁至化屋旅游公路建成通车;化屋码头沿湖护栏安装完成;安装污水处理设施126座;房屋外墙等提质改造项目基本完成;化屋野奢度假营地开园迎客
化屋村迎来发展新机遇,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尤荣学一样加入返乡创业的队伍,吃上了“旅游饭”,走上生态致富路。
目前,化屋村有农家乐39家、民宿21家。2021年以来,该村先后获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等荣誉称号,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超3亿元。